202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| ③国际收支形势展望

发布时间:2024-04-10 来源于:国家外汇管理局 编辑:擎天小编 浏览:1012

展望2024年,全球经济将保持增长但动能依然偏弱,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可能面临调整,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仍存。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加大宏观调控力度,切实增强经济活力,改善社会预期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将继续为国际收支稳健运行提供支撑。

随着内外部环境总体改善,我国国际收支更有条件也更有基础保持基本平衡。从外部看,美联储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可能开启降息周期,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跨境贸易投资的外溢影响将有所减弱,全球流动性收紧局面有望逐步缓解。从内部看,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,我国经济内生动力提升,基本面对国际收支支撑作用将逐步增强。同时,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、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,将继续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。

预计经常账户保持合理规模顺差。一方面,货物贸易顺差将维持较高水平,主要是我国出口存在周期性拉动因素和结构性优化因素。如,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补库存需求逐步显现,全球电子产品消费周期逐渐走出低谷,有望带动我国相关产品出口增多;我国产业升级持续推进,出口产品和市场逐步优化,贸易增长新动能持续积聚,均有助于支撑我国出口平稳发展。此外,随着国内需求稳步恢复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趋稳,我国进口将保持总体稳定。另一方面,服务贸易预计较疫情前更趋均衡。随着国际航班恢复和出入境政策便利,跨境旅行收支将继续有序恢复;同时,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,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为服务贸易注入新动力,将带动相关服务贸易出口同步增加。

跨境资本流动有望更加活跃。一是外商直接投资有条件企稳回升。随着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改善,国际投资活动逐步恢复,外商对我国的投资信心将进一步增强;同时,我国具有完整产业体系、超大规模市场的相对优势,在电子信息、新能源等科技创新领域将形成新的引资增长点;从政策角度看,我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将有序推进,营商环境持续提升,将更大力度吸引和服务外资在华投资兴业。二是境外投资者将继续稳步配置人民币资产。国内经济回升向好,将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良好、稳定的宏观环境;人民币资产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,人民币在全球跨境交易使用和全球储备中的占比总体提升,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,境外投资者在全球投资布局中仍会选择增配人民币资产。三是随着全球流动性逐步缓和,外部融资成本有所回调,我国融资型外债相关资金变动可能更趋稳定。与此同时,我国企业等主体“走出去”投资需求继续有序释放,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将保持稳定发展。

2024年,外汇管理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,稳步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,加强外汇市场“宏观审慎+微观监管”两位一体管理,助力经济回升向好,维护经济金融稳定。

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,夯实国际收支稳健运行的基本面。一方面,稳步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,着力提升资本项目开放的质量,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;推动外汇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,建设开放多元、功能健全、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;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、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建设,支持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,支持上海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。另一方面,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,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覆盖面,以支持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;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发展,助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,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用管理,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;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,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;加大外币现钞兑换服务力度,优化移动支付使用体验,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旅游消费和在华工作生活。

有效防范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,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。一是密切关注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,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。二是完善宏观审慎逆周期调节,合理引导外汇市场预期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三是强化外汇领域监管全覆盖,完善“实质真实、方式多元、尽职免责、安全高效”的跨境交易管理机制,开展银行外汇展业改革,推动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流程再造,严厉打击地下钱庄、跨境赌博等外汇违法违规活动,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。四是完善中国特色外汇储备经营管理,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、流动和保值增值,更好发挥外汇储备维护宏观经济金融稳定的“压舱石”作用。

购物车